-
2022年许昌市直部分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公告
事业单位招聘网2022年05月24日讯:为满足市直部分事业单位用人需求,进一步促进市直事业单位人员有序流动,经市委、市政府同意,为市直部分事业单位采取直接考核方式补充工作人员19名。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:
一、补充来源
许昌市市直(含三个功能区)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(单位)和全供事业单位在编在册工作人员(不含学校、医院和三个功能区代管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)。
二、资格条件
(一)基本条件:
1.政治可靠,品行端正,敬业进取;
2.遵守宪法和法律;
3.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或技能;
4.具有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;
5.岗位需要的其他条件(见附件1);
6.2007年5月以后进入单位的人员必须是通过公开招录、公开招聘或政策性安置;
7.现任职务(职级)、现聘岗位时间、工作经历时间截止为2022年5月23日。
8.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(单位)工作人员须现任一级科员及以上职务(职级);
9.全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:
①现聘在九级及以上管理岗位或聘用在十级管理岗位一年以上;
②现聘在专业技术岗位。
(二)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:
1.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;
2.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;
3.受到诫勉、组织处理或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,或期满影响使用的;
4.试用期未满的;
5.按照国家有关规定,到所在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对聘用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;
6.本人人事档案有涂改造假或重要信息存在疑问的;
7.流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;
8.不符合法律法规、相关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三、补充人员计划
计划补充工作人员19名,全部为九级管理岗位(具体岗位和资格条件见附件1)。
四、报名及资格审查
报名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。
1.报名时间:2022年5月30日--6月1日上午8:30至12:00,下午15:00至17:30。
2.报名地点:许昌市创业服务中心A座14楼1421房间(龙兴路与魏文路交叉路口)。
3.报名时需提供的材料:①本人身份证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,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。②《2022年许昌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报名表》3份(附件2)。③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(单位)人员需提供本人干部任免审批表复印件(加盖本单位公章);④全供事业单位人员需提供本人岗位聘用表复印件(加盖本单位公章)。
4.资格审查
对报名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本次工作的全过程。无论何时发现报名人员提供虚假材料,与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不符的,即取消其资格。
5.注意事项
报名者只能选报一个岗位,报名与整个工作过程中使用的身份证与相关信息必须一致。
五、考核
考核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表现、道德品质、业务能力、工作实绩、遵纪守法、廉洁自律、岗位匹配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。同时进行资格复审,主要核实报名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报名资格条件,确认其报名时提交的信息是否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是否与本人真实经历背景相一致。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报名岗位要求和弄虚作假等情形的,不得确定为考核合格人员。考核采取的方式及时间、地点等相关事项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负责通知。
六、办理流动手续
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流动人员名单,经审核后,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流动、入编等相关手续。
七、信息发布及政策咨询
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(http://rsj.xuchang.gov.cn/)为本次工作的专用网站,有关信息及相关事项,均通过该网站进行发布,请报名者随时关注。因报名者未能及时关注网站而造成的后果由报名者本人承担。
本次工作由许昌市纪委监委全程监督。
特别提示:
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请报名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,在现场报名时需要全程佩戴口罩,按要求扫场所码、出示健康码、配合测量体温,健康码为绿码及体温测量合格者方可参加报名。
咨询电话:0374-2626990
监督、举报电话:0374-2122600
点击下载:
中共许昌市委组织部中共许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
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2022年5月23日
-
相关招聘
-
2024年许昌高级中学招聘教师公告
-
经市委、市政府同意,结合许昌高级中学用人需求,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1名。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:一、招聘原则(一)坚持德才兼备原则;(二)坚持“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&
- 查看本文
-
2024年许昌市发布就业见习岗位公告
-
8月初,市人社局开展了2024年第二批就业见习公开募集活动,目前共征集了70家见习单位1806个岗位,其中:市本级见习单位7家,提供见习岗位222个;禹州市见习单位23家,提供见习
- 查看本文
-
2024年许昌市委党校招聘工作人员公告
-
经市委、市政府同意,根据市委党校工作需求,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名。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:一、招聘原则(一)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;(二)坚持“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&
- 查看本文